小便发黄?这种癌极其容易漏诊,越早发现越好!
1个月前,张大伯(化名)早晨上厕所时突然发现小便“焦黄”,照镜子发现眼睛也比平时黄了,他猜测是因为天气热了,喝水又少,并没有特别在意。
当大伯加大了饮水量,小便却比之前更黄,眼睛也越来越黄,他这才意识到不对,赶紧去了当地医院治疗。经腹部增强MR、ERCP等检查,考虑胆管占位。
张大伯回想起1年前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做过胃部手术,于是再次找到胃肠肝胆脾胰外科主任潘志坚主任医师。
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
潘志坚立即给患者安排床位,完善检查,随后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。张大伯术后病理诊断为胆管末端肿瘤,恢复顺利,仅10天便出院。
什么是胆管末端肿瘤?
胆管末端肿瘤是发生在胆总管与十二指肠交界区域的恶性肿瘤,属于胆管癌的一种,其发病率低,位置深在、解剖复杂,不仅早期诊断困难,其手术治疗更因涉及多脏器切除与重建而被称为腹部外科的“珠穆朗玛峰”。
胆管末端肿瘤患者早期常无特异性症状,或仅有轻微上腹隐痛、食欲减退的症状,易被误诊为慢性胃炎或胆囊炎。
当肿瘤逐渐增大阻塞胆管时,患者会出现黄疸(皮肤和巩膜发黄)、尿液呈浓茶色、大便灰白等表现,但这些症状也可能与胆管结石或肝炎混淆。
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,因此早期诊断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。
胆管癌的好发人群有哪些?
胆管癌多见于年龄50~70岁人群,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。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,普遍认为存在以下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得病:
1.感染因素。感染乙型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人群。
2.疾病因素。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、胆管结石、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等疾病的人群。
3.生活习惯因素。具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,如酗酒、吸烟等。
日常如何预防?
1.接种乙肝、丙肝疫苗,降低病毒感染风险。
2.患有肝硬化、胆囊炎等疾病的人群,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,定期复查。
3.戒烟限酒,保护肝脏功能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适当进行体育锻炼,提高身体抵抗力。
4.超过50岁的人群需要定期体检,如发现异常情况,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。
朗读